close

專業度:★★★★

先進國家所得分配惡化現象

大家都想不通為什麼國內生產毛額GDP逐年成長,但是勞動薪資卻在原地踏步,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薪水才二萬多塊錢,全台灣受雇員工平均薪資在民國88年時為38,112元,到了98年為38,224元,扣除物價上漲,實質薪資不升反降。再方面,勞動報酬占GDP比重從民國 8550.52%,逐年下降至9746%左右,顯示勞動報酬一直在惡化當中,為什麼經濟成長果實未能全民共享?為什麼擁有資本的人分到的大餅愈來愈多,提供勞動的人所得愈來愈少?

無獨有偶,所得分配惡化在已開發國家當中早已不是新鮮事,根據IMF2007年「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過去二十年包括美、日與歐洲國家勞動所得占GDP比例持續下降, Thomas Friedman 在「世界是平的」一書當中道出了其中關鍵,他寫到:「女兒啊!小時候我常聽我爸媽說:『湯姆,乖乖把飯吃完,因為中國與印度的小孩沒飯吃』,現在我對女兒說:『女兒啊!乖乖把書唸完,因為中國與印度的小孩正等著搶你飯碗』」,前述情節具體呈現了全球勞動市場的板塊挪移現象,已開發國家在產業外移後,工作機會成長趨緩,勞動力市場競爭激烈,抑制了工資上漲。

產業發展與勞動力市場的變遷

勞動力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與生產的結合可分為幾個階段,前期是勞動力的遷徙,就是以人遷就生產地;後期則是生產地的遷徙,也就是以工廠遷就人。經濟發展初期,農村剩餘勞動力,遷徙至都市化地區尋找就業機會。早期台灣南部農村勞動力到北部謀發展,現在的中國大陸農民工流入沿海經濟開發區,都曾經歷這個階段。

當產業發展飽和以後,國內勞動力不足,進入第二階段,此時廠商可以有二個選擇,一是引進外勞,以填補勞動缺口,如台灣因進泰勞、美國引進墨西哥勞工、歐盟引進土耳其工人,皆是解決國內勞動薪資水準過高的手段;另外,廠商也可以選擇境外外包,無論是服務業或製造業的OEMODM等都可以跨國外包方式生產,就像Wal-mart或是蘋果,他們銷售的產品都是在亞洲生產,以降低生產成本獲取最大利潤。

接下來第三階段,在全球化趨勢下,企業為節省生產成本,尋求更低廉的勞動力,可能採取遷移到勞動力充沛的國家設廠生產,以提升競爭力,就像德國福斯汽車在中國大陸設立生產基地,並在當地銷售。但相對於國家經濟發展,產生了哪些影響?我們要以什麼態度來因應此一新經濟課題?

中國大陸的吸磁效應成為世界工廠

中國號稱世界工廠,不但擁有大量農民工,提供全世界便宜的勞動力,同時也擁有許多高等教育人力,在全球資金與技術自由移動的環境下,吸引已開發國家前往投資。台灣占地利與文化之便,早在90年代工資逐漸上升之際,廠商開始轉赴大陸投資,從早期的製鞋、紡織等傳統工業,到現在電子相關產業,廠商一個接一個外移到東南亞或中國大陸。目前台灣大部分上市、上櫃公司的生產基地多設在中國大陸,有的企業如康師傅,更是直接投資經營大陸內需市場。所以台灣原來在工廠遷移後失去工作的勞工,以及每年新進的勞動力,造成勞動市場供過於求,年輕人畢業後經常延緩進入就業市場,而且必需屈就較低的工資水準。雖然服務業蓬勃發展,但除金融業外,所提供的工作多為薪資較低的職位。

廠商外移對於經濟發展與所得分配之影響

拜資本與貿易自由化之賜,跨國企業將勞力密集產業轉移至開發中國家如中國、印度等地,台商也趕上這班列車,延續了台灣經濟成長的動力。結果外移廠商所賺到的錢,都以股利、股息的形式分配給企業股東(指的就是GDP中的營業盈餘),也就是投資企業的人或是提供資金給企業的人,更明確的說就是資本家。至於因廠商外移而離退的勞工,湧入求職市場,不但壓抑了工資上漲空間,部分的人淪為中年失業,甚至提早退出勞動市場。所以企業外移後生產力的提高,推動了GDP的成長,但GDP分配結構卻產生重大改變,領取固定薪資者所能分配GDP的份額減少,擁有資金者分配的比例上升,形成明顯的M型社會。

如果您認為既然產業外移產生如此不公平現象,那為什麼不限制企業外移呢?如果真的如此,企業在全球自由貿易架構下,將頓失國際競爭力,遲早走上關門之路。所以與其餓死不如外移,也是企業不得已之舉,譬如台灣生產電腦廠商已經全數外移,如果當初不論是廣達、仁寶或華碩,哪家生產線不遷廠,或被強制留下,必將面臨競爭劣勢,難免被淘汰的命運,對整體經濟反而更不利。所以產業外移,乃是經濟發展利益最大化之下不得已的選擇,否則,不但勞工無法受益,對整體國家利益傷害更大,唯獨資本家不受影響,仍可以透過國際資本的移動,直接或間接投資具有競爭力的外國公司,對其收益影響有限。

如何解決所得失衡現象

面臨現代經濟失衡現象,包括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間之落差;勞工與資本家間財富分配的落差,是否有任何方法,改善資本主義社會造成的不公平現象?Florence Jaumotte and Irina Tytell在針對全球化對勞動所得分配惡化的實證研究當中(2007,IMF Working paper),提出三個未來方向:

1.    增進勞動市場功能:政府採降稅手段,以確保勞工可以獲得大部分的工作所得,同時失業給付替代率(見經濟常識)不能影響到工人尋找工作意願。

2.    增進勞工教育訓練:發展持續創新先進技術所需要的工作技能,提升技術層次,以避免後進國家勞工的競爭。

3.    給予適當的社會保障:提供更多社會福利措施保障勞工權益。

以上提出的因應對策,只著重在消極的保護勞工權益,似乎無法解決產業外移對整個國家造成的衝擊。更何況增加社會福利保障,勢必得提高企業稅率,反而會嚇跑投資者,若提高個人所得稅,以政府力量重新分配財富,也會間接抑制企業家創新動力,或讓富人避走海外。

所以真正問題關鍵是產業外移以後,是否有更具競爭力的產業填補此一空缺。其次是新產業是否能夠吸收剩餘之勞動力,如果新產業是資本、技術密集產業或技術層次不高之服務業,對於改善勞動所得分配與就業,依然沒有實質幫助。最後,在全球化環境下,各國勞動力除了本國競爭者外,還要能夠與世界其他地區勞工競爭,政府的責任則是針對未來產業發展,積極蓄積人力資本,從個人競爭力的提升,凝聚成國家總體競爭力。

 

經濟常識:

1.    主計處「我國GDP初次分配結構探討」(民國998月主計月報)指出民眾受雇報酬占GDP比重降至四四.五%,降幅比其他國家嚴重,美國為五五.八%,日本、南韓則分別為五.八%、四六.一%。

2.    失業給付替代率:指失業後領取之失業救濟金占原來工作所得收入之比例。

 

延伸討論:

1.  如何因應全球化趨勢,提升勞動競爭力?

 

資料來源:

1.    IMF,「2007 World Economic Outlook

2.    Andrew Ross,2006,“Fast boat to China : High-tech outsourcing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Free Trade Lessons from Shanghai”譯本2010遠流

3.    Florence Jaumotte and Irina Tytell , 2007,“How Has The Globalization of Labor Affected the Labor Income Share in Advanced Countries?” IMF Working Paper

4.    Thomas Friedman2005,在「世界是平的」,雅言文化

5.    行政院主計處國民所得及經濟成長

6.    行政院主計處薪資及生產力統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