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專業度:★★☆☆☆

消費水準超乎所得水準

中國大陸不畏金融海嘯,經濟成長一枝獨秀,政府砸下4兆人民幣,不但增加政府支出,同時補助汽車、電子與電器用品等刺激民間消費,成為目前景氣回升的主要推手。

但是據我的觀察,今天中國大陸都市民間消費異常繁榮,已經超乎國民所得所能負擔水準。中國大陸的麥當勞、肯徳雞、星巴克咖啡、哈根達斯冰淇淋等國際品牌,或是台灣85等在當地的定價,與國際水準不相上下,甚至有過之無不及,但生意興隆,很難想像一般民眾如何負擔的起?

我在上海喝一杯榛果拿鐵,要28元人民幣,換算台幣約140元,店裡客人川流不息,有上班族、學生,找個位子都不容易(非假日),這一杯咖啡消費支出,與他們的所得收入不成比例,顯示年輕人所得消費傾向,已經高於一般已開發國家。

消費傾向偏高因素之一:一胎化

仔細想想這種情形並不令人意外,就以我阿姨家為例,我的表姪女是家中掌上明珠,用的都是高檔化妝品,我的表哥、表嫂享受國企退休俸祿,男朋友也是家中獨子,可以想見未來婚後生活,必然受雙方到父母的照顧,消費傾向當然偏高。

消費傾向偏高因素之二:用公款消費的積習

中國大陸對於日常應酬送禮風氣盛行,包括上高檔餐廳、因公出差、送禮、交際,習慣用公款支應。甚至藉公務活動之名,行私人消費之實,所以家庭消費支出,部分由政府消費支出所支付,這也是統計上名目家庭可支配國民所得,比實際的家庭可支配所得低的主因。

消費傾向偏高因素之三:國民所得遭到低估

許多學者專家認為,中國國家統計局所公布之國民所有若干低估,這是因為一般未開發國家,許多經濟活動沒有透過市場經濟的交換,所以沒有納入所得統計。另一方面,如果從購買力評價計算之每人國民所得,比美元計算的每人國民所得高出很多。所謂購買力評價,簡單的說同樣的一顆雞蛋,在中國大陸要比在美國便宜很多,所以中國以PPP計算之國民所得,要比美元計算的名目所得要高許多。

消費傾向偏高因素之四:大陸富人快速增加

根據波士頓公司(BCG)發布的最新報告,全大陸共有六十七萬戶擁有百萬美元資產,雖然只佔其國內家庭的0.2%,但總數在全球排名第三,未來還有成長空間,以致於精品、明牌、炫耀性商品與高檔消費處所,生意興隆。

結論

過去中國大陸被認為是「世界工廠」,但是隨國民所得增加後,全球期待中國成為「世界市場」,以解決全球蕭條的窘境。但是一個每人國民所得才三千美元出頭的國家,如何能夠扮演世界經濟火車頭的角色?當然還有一些隱藏性因素,成為推動中國大陸消費不墜的動力。所以預期中國大陸在未來的10到15年仍然是全球投資最好的地方,身在台灣當然更不能錯過這樣好的機會,投資中國仍不嫌遲。

經濟常識:

1.    所得「消費傾向」(Propensity to consume):指的是所得中會拿來消費的比例。

2.    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國民所得:是一種根據各國不同的價格水平計算出來的國民所得,由於中國大陸物價水準較低,貨幣實際購買力較強,經PPP換算之國民所得較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