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專業度:★★☆☆☆

克魯曼觀點

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最近在部落格對於美國目前失業情況的看法中提到:「勞動需求既使再強,也需要適合的勞動供給來滿足。也許在某些職業出現較大的勞動短缺,但卻無法將現行剩餘勞動力適時移轉,以增加勞動供給。同一時間,在其他職業卻出現多餘的餘勞動力。我相信我們目前的勞動供給不是缺乏適應力就是訓練不足,所以無法滿足對產業所提供的工作機會。這意味著一個極不均衡的充分就業,某些受到青睞的熱門職業工作者,工作超時,工資高;另一些則面對低工資、工時不足,甚至陷入失業、貧困的窘境。

產業結構M型化

台灣的情況比起美國也不遑多讓,隨著經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腳步未曾一刻停歇,低層次工作如生產、裝配線陸續外移;高層次工作如研發、行銷等快速增加,但整體勞動力素質去卻無法配合迅速移轉。以致低層次低勞動需求不斷減少,非技術性勞工失業或退出就業市場情況增加,即便是留在產業中的就業者,薪資、福利也都相對得不到保障,成為弱勢的勞動者。至於高層次工作,勞動需求殷切,並享受較高的工資與福利,成為就業市場的天之驕子。所以在產業調整的過程當中,勞動力也形成M型,左邊低層次勞工,就業機會減少,技術又無法提升,勞動就業條件惡化;右邊高層次勞工,因為技術的進入障礙,競爭者少,故享有較好的勞動就業條件。

低層次勞工何去何從

有一個朋友原來在華碩筆記型電腦生產線工作,但是自從工廠外移以後,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失業一段時間後,現在已經不再工作了。類似的例子在台灣比比皆是,原來辛勤的勞動力,在壯年時期就被迫離開勞動市場,造成整個社會的損失。過去台灣社會普遍缺乏終生學習觀念,自離開學校踏入社會的一刻,除了眼前的工作,完全停止了學習的腳步,一旦面臨工作生變,才驚覺自己早就被社會所淘汰,但為時已晚。研究如何移轉低層次勞工的生產力,應該是政府開發人力資源的一大課題。但是政府過去太注重職業技能的轉換與重新培養,這對於中、高年勞動者來說實在太過困難。反而應該設法獎勵培植台灣製造產業朝精緻化方向轉型發展,不應僅止於高科技產業,好讓部分經驗豐富的熟練工人,繼續在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現在「台灣製造」在世界、在對岸都有一定的品質形象與市場,其中商機無限,如台灣高級自行車產銷全球,就是最好的例子,相信其他各行各業都有轉型的空間,有待發掘與輔導。

 

延伸討論:

1.  有哪些產業可以朝精緻化方向發展,並有助於減緩台灣勞動力M行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

1.  Paul Krugman »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The First Generation Comments Fe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