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公司長期與顧客來往,留下許多寶貴銷售資料,包括會員背景資料、交易品項、金額、時間等。但經常沒有被充分利用,拿來作為行銷工具,甚為可惜。

過去在處理資料的觀念上,主要是就總體策略面考量,習慣將顧客區分成不同的目標群組,再以過去的經驗,判斷各該群組的購買行為與傾向,作為目標市場行銷的依據。譬如,男性與女性在購買行為,或投資行為上均有顯著的不同,所以簡單區分男女性別,來判斷或預測消費者的可能購買或投資傾向。當然其他如年齡或工作等,也都是經常被當作行銷策略的判斷工具。但是,現在進入電腦時代,消費數據累積比以往容易,而且快速,其中隱藏著許多寶貴資訊,有待商家在應用層面作更廣泛地應用。

傳統目標市場分析

傳統資料處理與分析架構,主要在發掘顧客所購買的產品,與其背景特徵之間的關聯程度如何,多屬於靜態的因果關係模型,可簡單表示如下:

商品銷售量q = f(人口特徵)

該模型表示商品的銷售量q,受到某些人口特徵的影響,只要能驗證某項顧客特徵與產品銷售,兩者具有關聯性,就可以建立顧客與消費之關聯模式。並針對相關特徵的消費者,進行銷品銷售活動。但是這種行銷方式太過粗略,因為消費動機百百種,關係錯綜複雜,未必男人就不上市場,女人一定會做家事,大亨一樣上小館,月光族吃豪華大餐,都不是稀奇事。

 

大數據個別消費者分析

所以有了大數據資料,可更精準的分析消費行為,只需要改變觀念,根據過去實際的消費行為,量身訂做,建立個別顧客與商品的動態消費模型,以提高企業行銷能力。以下謹嘗試舉例說明應用方法,以顧客i,對商品A的消費為例:   

商品A銷售qi=gi(A商品t1、A商品t2、A商品t3、----- A商品tn),i=1--k

 

其中

   qi:表示第i個客戶,對A商品的採購金額或採購量

   A商品t1:表示第i個客戶,在t1期進行採購

   ---

   A商品tn:表示第i個客戶,在tn期進行採購

以上是商品A,對不同K個顧客,根據n期銷售資料,所建構的消費模型。首先,針對K個顧客當中,第i個客人,估計對產品A的消費模式。譬如,我是顧客i,去一年當中(共365天),去某賣場購買衛生紙(商品A)的消費模式為何?為了方便說明,假設我在每月月初,都會去買衛生紙,一年之中我就買了12次衛生紙,所以得到一個穩定的購買模式。當然也有可能,一年中購買頻率增加,表示我是穩定成長的顧客,但若購買金額減少,總購買金額未變,仍是穩定的顧客。另外,也有可能我買的頻率減少,可能即將淪為流失的顧客,但如若購買金額增加,則需要繼續觀察。所以最終廠商會得到,顧客i對產品A的特定消費模式。若以相同方式,也可以找到所有K個顧客,各自對產品A之消費模式。廠商根據各種型態之顧客,可以採取不同的行銷對策。

 

同樣道理,我們可以繼續擴大模型的適用範圍:

1.建立每個顧客(K個),對各種商品(M項)的消費行為模式,共有K×M種。

2.建立每個顧客(K個),每次購買所有商品之綜合購買行為模式,共K種。

3.建立各種商品(M項),在時間週期上銷售量之變化,以及購買者(新顧客、常客顧客、非固定顧客)的變化模式。

 

所以從企業內部銷售大數據,可以針對產品面,以及顧客面,分別進行精準的銷售分析,作為商品選擇、廣告投放、促銷對象的參考。

arrow
arrow

    l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