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滿意度是一種相對比較結果,而非絕對好壞

滿意度在於顯示,顧客對於產品或服務的主觀「認知價值」與客觀「體驗價值」,二者之間的差距,其反映的是相對之好壞,而非絕對之好壞。譬如壞學生考了60分,老師會非常滿意,但是如果是好學生,考了同樣的分數,反而會生氣,就是因為老師對好、壞學生之間的認知上,期望有所不同。所以顧客滿意度也是如此,除了取決於產品或服務表現之外,同時也受到主觀認知的期望水準所影響。就如顧客去夜市消費,對於環境的認知原本期望不高,所以在環境滿意度上,即便髒亂些也都能夠忍受。相對若是在百貨公司的餐廳用餐,由於對環境認知的期望水準較高,所以有一點髒亂都難以容忍,故在環境滿意度上可能不如夜市,但並不表示夜市會比百貨公司乾淨。

認知價值與體驗價值的建立過程

認知價值的建立,是消費者依據過去的品牌印象、眾人口碑、企業宣傳、消費經驗等累積而來,對於產品或服務形成初步的價值認知。一旦想要購買時,會參考過去既有認知,加上即時蒐集的相關交易資訊,建立起自我的「認知價值」,決定是否購買。一旦交易完成,在產品與服務的消費過程當中,所得到的消費感受,形成了「體驗價值」。當有親友過生日時,想買一個蛋糕,首先考慮去哪裡買,買甚麼牌子、甚麼口味大家會喜歡。這時過去曾經買過或聽過的蛋糕,有哪些品牌?口碑如何?都會是參考的依據。又聽說某些新上市口味,納入考慮是否要嘗試一下,最後看看有那些蛋糕店,正在促銷打折等等,綜合以上結果,建立的各種蛋糕認知價值,經過比較後,選擇購買其中價值最高的蛋糕。生日當天,大家七嘴八舌評嚐蛋糕,眾人的口碑與自己的喜好,形成了體驗價值,不但決定了大家對該品牌蛋糕的印象,也是未來大家購買蛋糕前,認知價值建立的重要參考。

滿意度是認知價值與體驗價值差距的投射

當顧客表示滿意時,就是顧客消費後的體驗價值,大於消費前的認知價值,差距愈大就愈滿足。若是消費後的體驗價值,低於消費前的認知價值,就會覺得不滿意。若二者相當,就會感覺普通普通。所以在做滿意度調查時,常會將滿意度分成三個等級或五個等級,中間的為普通,一邊為非常滿意,滿意;另一邊為不滿意,非常不滿意。所以滿意度調查結果如果不佳,當然需要改進,如果不錯也別高興太早,還有許多疑點有待進一步確認。

arrow
arrow

    l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