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三星、LG、日本夏普與台灣友達、新奇美為世界前五大TFT-LCD面板廠,全球市占率合計近九成。由於各家所生產的面板差異有限,故為典型的同質寡占市場。至於面版下游的採購商,多半是電視、監視器與筆電大廠,市場資訊完全透明,當市場供給產能決定後,價格受到終端面版需求因素影響,廠商並沒有控制價格能力。所以面板廠商最重要的競爭手段就是擴大市場佔有率,以生產規模與先進技術,降低生產成本,建立競爭優勢。

觀察過去面板市場,發現只要經過一段時間,新世代面版廠產能陸續開出,面板價格就會大幅滑落,好不容易等監視器與電視替換需求追上來,新一代產能又將開出,週而復始。由於產能競爭太過激烈,所以如華映、彩晶等邊際廠商無法繼續擴大投資,逐漸被淘汰。今年面板剛經歷一段產能過剩與金融海嘯的困境,面板廠終於盼到需求回春,恢復獲利。接著,五月韓國三星又宣布再繼續擴大LCD資本支出,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寡占市場理論中,根據不同之假設,可導引出各種不同之廠商行為模式,其中如A. Cournot 假設廠商競爭之工具為生產量,在衡量競爭對手產量後,再決定自己之產量,最終會達到各自滿足的均衡產量,故稱之為產量決定模型。但是其假設雖然最接近面板產業,但還是不能完全解釋,各大廠之間永無停止的產能擴張大戲。為何不斷有廠商特別是三星,打破好不容易才建立的市場均衡,持續擴廠破壞產量與價格的穩定?

分析三星的長期競爭策略,無非是想以鉅額的投資,建立新一世代的生產線,挾規模經濟與學習效果優勢,領先其他廠商,逼使其他廠商不得不跟進。但即便是如此,由於落後投資建廠時間,平均約達一年到一年半以上,除了新廠先進製程獲利能力較佳外,當其他廠商完工投產時,其控制產品良率經驗遠勝於新進廠商,致在生產效率上依然佔盡優勢,而整條生產線也會較早結束提列折舊,可將釋放出的資源與獲利,再投入新的產能,以保持長期的競爭優勢。

所以投資卻步不前的廠商,勢必提早在激烈的面板競爭當中被淘汰,我國面板廠目前仍維持競爭力的只有友達與新奇美兩家,但是擴廠投資腳步總是較韓國三星與LG慢,也比日本夏普落後,尤其前述的面板廠均非單純面板廠,同時擁有下游電視品牌,重直整合度高,這也是我國廠商面對競爭對手值得憂慮之處。不過目前新奇美被群創併購以後,應該會有更好的整合策略,因為群創本身也非單純的面板廠,其生產之面板主要供應自己生產之監視器使用,其一貫之策略就是先創造需求,再依據需求規劃生產,所產製的面板價格受市場影響較小。目前鴻海在電視代工與通路的佈局,從其併購SONY電視製造廠就可看出端倪,新奇美也將成為整個鴻海電視代工產業鏈之一環,其擴張速度也會視鴻海全球佈局而定。

  

重要相關文章:從三星抓耙子事件看台灣面板廠何去何從

 

產業常識:

1.    寡占市場:其特徵在於產業內廠商有限,每個廠商都面臨共同之需要曲線,任何廠商產量之變動,都會影響市場總供給量,而導致市場價格之變動,進而影響廠商利潤。TFT-LCD產品同質性高,故屬於同質寡占之競爭市場。

2.    次世代面板廠的經濟規模與學習效果:面板產品區隔上有極大之差異,隨著生產世代的轉換,面板切割呎吋跟著加大,從原來做NBMonitorPC面板,也可以做到更大呎吋,使得經濟效益獲得顯著的提升。雖然世代產能的投資非常龐大,但是其規模經濟也大,平均產品之單位成本反而降低,而且挾著大量產能,造成競爭對手難以抵擋之威脅。但是因為生產技術相對提升,以及呎吋的大型化,必須有一段學習,累積經驗提升良率,只有良率超越競爭對手才能提升競爭優勢。

 

延伸討論:

1.    我國還有哪些以全球為市場的寡占產業,其產業競爭態勢為何?

 

參考資料:

1.龍文彬,「TFT-LCD廠商營運模式及其績效之探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