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金融海嘯以來,各國紛紛採取量化寬鬆政策,試圖緩解經濟危機,但是八年來貨幣政策似乎來到盡頭。不論如何繼續金融寬鬆,都無法阻止經濟衰退,物價水準更是每況愈下,各國陷入空前的通縮僵局,卻無法取得一致的解決共識。所有財經首長都謹遵傳統教科書經濟理論,但是並未體察,每個時代都有其不同背景,隨之應運而生理論模型,也都有侷限性,未必能解決當今的社會經濟現象。到底本世紀以來,社會經濟發生了那些改變?過去經濟理論為何失靈?供給側改革與負利率寬鬆政策,哪一個才是救命丹?不妨大家一起回顧一下,也許能夠豁然開朗。

   

傳統古典總體經濟論點

 

傳統古典總體經濟模型,在十九世紀經濟背景下,因為當時社會貧窮,沒有足夠資本擴大生產規模,所以總體生產幾乎是固定的。就如下圖所示,S代表生產的供給曲線,為一垂直線,總體生產量為q,幾乎無法增加。在需求方面,總體需求曲線D為負斜率,表示價格愈低,需求量愈大。這時候的均衡價格水準為P,總產出量為q。假如政府希望以擴大金融或財政政策,刺激經濟,讓總體需求從D增加至D1,但總體生產量q無法配合增加的情況下,只會讓價格水準從P提升至P1而已,而不會有任何刺激效果。

 

    古典模型1 

凱因斯總體經濟論點

 

歷經十九世紀的工業發展後,各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大幅提升,但至二次戰後,經濟衰敗,總體需求極度不足,當時的經濟狀況如下圖所示。此時,供給為一正斜率曲線S,只要有利可圖,企業就有意願進行生產。至於需求曲線D,仍然呈負斜率,表示價格愈低需要量更多。戰後經濟凋敝,所以凱因斯力主必須刺激總體需求,才可以維持經濟成長(產出增加)。果真在馬歇爾金援計畫下,歐洲的生產與需求都恢復活力。如下圖所示,需求從D增加至D1,供給從S增加至S1,價格水準從P上升至P1,總體生產量從q增加至q1

    模型1凱因斯

 

  

供給側改革論點

 

現在來到21世紀,歷經金融海嘯,這些年各國政府,無不以傳統寬鬆貨幣方式刺激經濟,由於資金寬鬆,借錢容易,企業不斷擴張投資,創造了泡沫式繁榮,消費也隨之水漲船高,勉強維持經濟成長。但是由於投資過度,造成產能過剩,尤其以製造大國中國大陸為甚,日本、台灣、南韓也不遑多讓。但是消費支出卻不可能永遠無限制擴張,吃喝玩樂總會有個限度,家中電視機、手機、電器、電腦等消費產品,該買的都買了,房地產投資也是後繼無力,創新產品能帶動的需求如VR、機器人之類產品,尚不足以接續另一波消費高潮。所以需求曲線變得接近垂直(需求量的價格彈性很小),如下圖所示,也就是即便價格下跌,也無法進一步刺激消費支出。如果想用金融寬鬆政策,進一步帶動產能增加,總供給從S增加到S1,只會造成供過於求,讓價格水準進一步下跌,總體產出q卻無法增加。

從2015年以來,各國雖然不斷以寬鬆貨幣政策刺激經濟,但物價水準卻不斷地下跌,大家說這是通縮,也就是通貨緊縮。其實真正的原因,在於金融過度寬鬆,能花錢的地方都已經花完了,但是生產面如鋼鐵、基本金屬、化工、服飾、石油、電腦、手機,以及相關零組件等生產,卻面臨產能過剩虧損的命運。所以進一步的寬鬆政策,甚至想以負利來增加總體需求或供給,都是本末倒置,注定達不到效果。

     供給側模型1

 

 

供給側改革是避免落入經濟漩渦的根本之道

未來最可能的解決方案,就是靜待消費者,將手邊的消費品消耗折舊到一定的地步,總需求僵化的情形才會緩解,屆時總體需求曲線,再度恢復負斜率,也就是只要價格下跌,需求量就會恢復。同時,非但不能再繼續擴張非必要的產能,而且還要積極消除目前多餘的產能,讓總供給減少,價格水準才不至繼續下跌,將可以加速恢復總體經濟活力。

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國大陸警覺到供給過剩與金融寬鬆的矛盾性,喊出供給側改革。其他國家如歐洲、日本都還在渾然不覺,全球生產過剩的事實。尤其同為生產大國日本,更是宣揚首相安倍的三支箭,不斷的強化寬鬆力道,但是眼見離目標愈來愈遠,苟延殘喘的殭屍企業愈來愈多,顯然連使出負利率的殺手鐧,也救不了經濟停滯與通貨緊縮的命運。

 

 

 

arrow
arrow

    l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