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專業度:★★☆☆☆

 

海底撈你學不會

海底撈是中國大陸著名的火鍋店,因為他的特殊服務模式,提供了高水準的服務,引起北京光華管理學院黃鐵鷹教授的注意,寫成海底撈案例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後又再撰寫成專書「海底撈 你學不會」,於201010月出版,與讀者共同分享此一管理的奇蹟。

在介紹本書之前,特別要說明的是所有內容是根據本人閱讀該書,經心得整理後呈現的內容,並非按書中章節所節錄,所以閱後如對原始著作有興趣者,請自行閱讀原著。

經營現況

企業經營成功的條件不外乎天時、地利與人和,其中又以人和最為重要,俗語說的好「人定勝天」,環境雖不佳但英雄可以造時勢,這就是海底撈經營者張勇的寫照。

20年前因緣際會張勇和好友施永宏,以及各自的女友(現在的夫人)湊了8千元,在四川簡陽租了二樓開火鍋店,開業之初只有4張桌子,後來逐漸發跡,擴店至西安、鄭州、北京、上海等地。中間因為股東經營理念不能完全契合,所以張勇在2004年讓其他3個股東下崗,由他一人全權負責營運。致2010年已有50家店(目前店數未查證),員工當中98%為初中畢業,絕大部分是農民工,幹部升遷不用空降兵。

經營海底撈是否賺錢?有多賺錢?由於無財務報表無法具體描述,但是書中提到開一家店,平均一年半收回投資。換言之,EPS約為6.7元,一年可賺2/3個資本額,這僅止於新設單店而言,對於整體企業應是低估,因為其他投資已經回收的老店,EPS都應該超過一個資本額。

不斷尋求創新與差異化

張勇經營的特色在於不斷的創新,尋求與其同業的差異化,即便是小小的火鍋業,他也能夠不斷絞盡腦汁,獨樹一格!草創時期在簡陋餐廳牆上貼壁磚;在桌面上貼面板;讓服務員穿空姐式樣的服裝,研發獨到的湯底,給等待的客人擦鞋,在當地這些都是創舉,巧妙避開殺價競爭。

善有善報

張勇本性純善,為人樂善好施不求回報,造就了許多好的因緣,也得到許多來自四方人士的相助,因緣際會成就了好的果報與海底撈成功!除了合夥人是求學時的死黨外,包括副總、採購,以及許多幹部都視張勇為恩人,大家都在最困難的時候得到過張勇無求回報的幫助。所以張勇以他的為人與魅力,樹立了他在企業內的無可撼動的地位,在海底撈它不僅僅是老闆,也是團體中的領袖!他的意志可以藉由忠心的幹部得以貫徹。

他對員工的照顧更是無微不至,他對員工的關心,也非僅止於表面而已,常常使員工銘記感恩。除了給予員工第一流的福利外,同時也關心他們的家人,鼓勵並嚴格要求幹部學習電腦、開車、撰寫日誌、經理要與客人吃飯交際來往、上MBA充實自己,讓他們得以能夠脫離貧困外,更能夠提升社會地位,獲得尊嚴。這一切不就符合馬斯洛的社會需求理論,從生理、安全、社會、尊重與自我實現等層次,只要在海底撈努力工作,就可滿足一輩子追求的理想!特別是來自於社會最底層的農民工。

管理哲學

張勇管理的理念完全是從人性出發,即所謂的人性管理,當然他自己不見得有如此清晰的理念,但是源自於他對人的關懷、愛心與信任,造就了他的管理風格。相對於科學管理,似乎缺少了一些理性與制度化的元素,雖然成就了海底撈現在的基業,但也是作者黃教授所擔憂的,在企業不斷擴張壯大後,僅靠人性管理,缺乏足夠監督,似乎不足以基業長青。

企業文化也是海底撈經營成功極為重要的關鍵,員工都把海底撈視為家,這也是因緣際會所造成,因為海底撈都是鄉下來的農民工,公司會租好的公寓,請宿舍長照顧大家生活起居;定時員工家訪,給幹部父母津貼;鼓勵夫妻家人一起在海底撈工作,夫婦還可分配夫妻房,安定工作情緒;病痛與急難時,主管都會盡力照顧與陪同醫療。純樸的農民工,在都市受到良好的照顧,不但家人放心,更在鄉里間增添幾分榮耀感,造就了員工感恩之心。有了幸福感,凡事都會為公司著想,一心想讓公司好,就像自家經營的事業一般,成了該公司的DNA

在海底撈進用員工不看學歷,背景無用,升遷只看能力,直線主管的評價極為重要,人人都有出頭機會,大家都從服務員、洗碗工或傳菜員幹起,絕對不用高學歷空降幹部(大部分高學歷吃不了苦不願做服務員),所以在企業裡升遷感覺到公平,也給了這些農民工公平競爭機會。

由於海底撈展店快速,相對提供員工較快的發展機會,升遷最快的北京區經理,從服務員幹起只花了六年時間,在這裡找到農民工前所未有的對待與機會。張勇讓員工相信明天會更好,大家都有出頭天,他說「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也不會從地上長出來,只能從顧客口袋中掏出來。」

對於各分店績效考核,不以利潤與營收為依據,張勇認為利潤是經營結果,過程才更重要,有些店經營基礎不相同,用相同的衡量標準會有失公允。因為只有直屬長官最了解下屬之表現,所以要求各級幹部,親自深入觀察經營上的種種問題,並負責考核,而不是等到年度結算才來檢討。總公司則用抽查與神秘客稽核方式確認把關。

海底撈的感動服務實例

所謂感動服務,即是非分內或制度流程上應有的服務,讓消費者感受到額外之禮遇。在海底撈的店裡處處可以感受到不一樣的感動服務,譬如,若要想吃些與店內搭配食物,服務員會樂意特地提供外買服務;排隊等待時會有擦鞋與修指甲服務,並有飲料暢飲;如果不小心多點的食物可以退還;顧客小孩喜歡圍裙,可以送一條;當場替客戶涮肉是理所當然的;免費送的飲料不合口味,可以換一樣自己喜歡的食物;服務員有權主動送菜。員工會盡自己能力討好顧客,公司也充分授權員工主動出擊,不會因為想把事情做好出錯而受到責罰。張勇的座右銘是「讓公司吃小虧,讓顧客占小便宜,才能感動顧客」。對員工也是一樣,他的名言是:「抓西瓜;丟之麻,不要因為少數放棄對多數員工之信任。」,即便是有少數第一線人會濫用權力,但大多數的人不會如此。

所以第一線授權,是能夠造就海底撈提供各式創新服務的重要關鍵,公司員工對公司的歸屬感與向心力,則是提供持續創新的原動力。完全不是其他依照SOP作業的公司所能模仿的,只有當人用心時,大腦才能創造,當心裡沒有負擔時,創造力最強。

經驗傳承

海底撈的經驗又是如何傳承?員工進入該公司後,幾乎都是靠直屬長官直接帶領如師徒制,對員工的考核有三項指標,一顧客滿意度、二態度積極性、三幹部培養能力。優秀店長負責培訓店長人才,培訓愈多人的店長,就愈有機會出任小區經理,甚至大區經理。

海底撈在開業的前10年開了8家店,但在後6年卻開了50家店,雖然展店速度增加,但是對於原本以人性管理起家的海底撈,不見得是最好的選擇。隨著管理幅度的擴大,張勇與楊小麗(張勇的徒弟與副總)已不可能掌握所有分店的經營細節,經驗複製有如影印,從原稿,再用複製稿重複影印的結果,只有愈來愈失真!

海底撈未來發展觀察

隨著海底撈的擴店,過去以往如家一般的凝聚力將不復存在,所以員工的忠誠度也會降低。展店所需的人才,也無法如以往一樣複製,可能一代不如一代。人性管理對於大企業而言,也不盡適用,如果麥當勞不用制度化的科學管理,如何能夠複製全球3萬多家連鎖店。所以海底撈的經營發展,要「精」還是要「廣」,必須要能做一抉擇!

若從外在環境來分析,今天中國大陸社會逐漸富裕起來,能夠吃苦耐勞的農民工也逐漸減少,被迫要進用較高水平的都市青年,多為學歷高、獨生子女,父母照顧無微不至。所以吃不了苦,對他們而言沒有匱乏,任何關懷對他們,似乎起不了感恩的心,所以海底撈的優勢也逐漸在流失當中。

任何管理都必須因時、因地、因人之不同,做適度之調整,海底撈的興起適逢中國大陸產業轉型,從鄉村釋放大量農民工,加上張勇的寬厚為人,與農民工擦出燦爛的火花。如果在其他國度,或者換做今天的中國,時空條件已然改變,海底撈若重來一次,即便是相同的經驗,恐怕都已難再複製了吧!

arrow
arrow

    l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