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大數據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早期沒有行銷觀念的時代,不懂市場資訊的蒐集與運用,只好把產品準備好,等著顧客上門。隨著行銷理論漸趨發達,企業知道如何蒐集市場訊息,透過市場區隔,找出目標市場,主動出擊,所以有了較為具體有效的行銷作為。現在進入大數據時代,顧客消費動向的蒐集逐漸成熟,已成為最珍貴的消費資訊,可以進一步利用現有顧客的消費行為模式,採取因人制宜的行銷對策。

如若根據大數據,進行個別行銷,應該有哪些內涵?如何利用數據優勢,發揮最大的行銷功能。常見的大數據行銷,是利用現行顧客的消費紀錄,進行後續銷售的再強化。行銷基本觀念是從人為基礎,再擴大至產品,並連結產品與人的關係,以便採取最適當的行銷對策。大數據導向的行銷組合(Marketing mix),可用4W來表示,作為行銷策略規劃的基礎。

大數據導向的4W行銷組合,其中第一個W(Who),就是要識別特定之顧客,因為每個顧客都有其消費模式,所以行銷重點也各有不同,可以運用個人歷史消費紀錄,分析每一特定個人的消費型態與偏好,作為預測未來消費行為之基礎,以及識別顧客類型的重要依據。商家所需要做的就是,加強與消費者溝通,從顧客的需求為出發點,適時通知、提醒、建議,保持與顧客的黏度,提升忠誠度繼續回頭消費。綜而言之,Who就是設定個別之行銷對象,然後針對個人量身訂做,採取最有效的行銷對策。

其次第二個W(When),就是選擇在什麼時候將訊息傳達給顧客,從過去顧客消費紀錄當中,找出購物之頻率模式,以便在最恰當的時機(Timing),將行銷訊息傳遞給消費者,適時提醒消費者,或喚醒消費者,減少顧客之流失。

第三個W(What),就是傳遞什麼訊息給消費者,無論促銷、新品、活動等訊息的通知,應先針對個別消費者,進行篩選,確認是消費者所需要的,以防落入無效的盲動,徒然引起消費者的反感。譬如,對於每逢折扣才會光顧的客人,在母親節、周年慶等舉辦促銷活動時,應是不可錯過的對象。至於走高單價趕流行的VIP顧客,當然在換季或新品時上市時,是率先通知的尊榮客人。

第四個W(Which),就是介紹哪些商品給顧客,根據顧客過去的消費產品、購買週期,預測顧客未來可能有興趣的核心產品,以及相關或互補之周邊產品,適時傳遞訊息給顧客,切中消費者需求。舉例來說,如果從過去消費數據顯示,某顧客曾到商場購買尿褲、玩具、童衣等產品,表示他(她)可能有小孩,對於相關產品,必然是潛在的消費者。如果顧客購買頻率高,表示有可能是買給自己小孩的,為自用需求者。如若一年才購買一次,可能是買來送禮的消費者,必然有送禮需求。故可以配合商場的行銷計畫,採取不同的行銷策略。

在應用上,傳統STP行銷策略與4P行銷組合,適用於消費市場狀況不明時,針對預設的目標市場,有效的將銷售訊息,傳遞給市場中的目標消費群。但是進入大數據時代,除了上述傳統行銷工具以外,對於現有顧客維持與強化,則適用大數據行銷策略與4W行銷組合,根據系統性的個別顧客消費紀錄,針對不同顧客的消費習性、購物偏好、產品需求,設定不同的行銷對策,以提升顧客回流比率,並誘發潛在的消費需求。


文章標籤

l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消費趨勢的轉變

 

早期消費數據蒐集不易,廠商對於消費者的了解,總是摸著石頭過河,僅有少部分有能力花費高成本,進行消費市場調查。但是隨著電腦化的發展,廠商逐漸有能力建構自己的生產與銷售資訊,大企業有了自己的銷售數據,開始用於與客戶的關係管理,並逐漸運用在行銷管理上。接著網路化趨勢興起,改變了以往消費者行為模式,許多消費者,捨棄了實體商店,轉而從網路店面消費,由年輕人開始,漸漸普及至各年齡、各階層,趨勢不可擋。

 

傳統群體消費行為的分析與運用

過去因為缺乏個別消費者數據,所以只能進行群體消費行為研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以抽樣方式,取得代表性樣本,替代整體消費者進行研究。至於在運用上,整體消費者之消費行為,過於粗糙與籠統。所以科特勒(Philip Kolter)認為,要做出有效的行銷作為,就必須採取STP三步驟的行銷策略,就是先將消費者進行更細緻的分群,再依自己的產品性質,選擇其中適合的消費群體,並根據該消費群體的特質,進行重點式的行銷。

在做市場研究時,欲將整體消費者進行分群,必須要有劃分標準,過去經常被使用的包括消費者的人口、經濟、社會、文化、心理等特徵。廠商通常會先就產品的特性,選擇適當的分群標準,進行消費市場區隔。分群標準可能為單一,也可能是多重,被劃分在同一群組的分眾,視為同一個消費市場。

群體市場的劃分技巧,在於讓群體間的消費行為差異愈大愈好,而群體內的的消費行為愈相近愈好。在特定消費群體當中,對於商品的消費傾向、消費習慣、決策過程、購買通路、廣告偏好、價格接受等消費行為,儘可能有某種程度的一致性。廠商可以集中資源,選擇最有效的行銷手段,達到最大的效果。

一般而言,消費市場的資訊取得不易,所以過去想要進行消費行為研究時,必須進行市場調查,以掌握消費者行為動向。但是受限於調查樣本較小,無論樣本抽取、問題設計、詢問技巧、分析估計等,都是非常專業、高成本的工作,不是每個廠商都願意投資。即便是廠商做好市場研究,又完成了市場區隔,但是消費者散布在各處,如何能夠利用廣告、宣傳、通路等接觸到消費者,還存在著許多實務上的不確定性。

 

文章標籤

l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公司長期與顧客來往,留下許多寶貴銷售資料,包括會員背景資料、交易品項、金額、時間等。但經常沒有被充分利用,拿來作為行銷工具,甚為可惜。

過去在處理資料的觀念上,主要是就總體策略面考量,習慣將顧客區分成不同的目標群組,再以過去的經驗,判斷各該群組的購買行為與傾向,作為目標市場行銷的依據。譬如,男性與女性在購買行為,或投資行為上均有顯著的不同,所以簡單區分男女性別,來判斷或預測消費者的可能購買或投資傾向。當然其他如年齡或工作等,也都是經常被當作行銷策略的判斷工具。但是,現在進入電腦時代,消費數據累積比以往容易,而且快速,其中隱藏著許多寶貴資訊,有待商家在應用層面作更廣泛地應用。

傳統目標市場分析

傳統資料處理與分析架構,主要在發掘顧客所購買的產品,與其背景特徵之間的關聯程度如何,多屬於靜態的因果關係模型,可簡單表示如下:

商品銷售量q = f(人口特徵)

該模型表示商品的銷售量q,受到某些人口特徵的影響,只要能驗證某項顧客特徵與產品銷售,兩者具有關聯性,就可以建立顧客與消費之關聯模式。並針對相關特徵的消費者,進行銷品銷售活動。但是這種行銷方式太過粗略,因為消費動機百百種,關係錯綜複雜,未必男人就不上市場,女人一定會做家事,大亨一樣上小館,月光族吃豪華大餐,都不是稀奇事。

 

大數據個別消費者分析

所以有了大數據資料,可更精準的分析消費行為,只需要改變觀念,根據過去實際的消費行為,量身訂做,建立個別顧客與商品的動態消費模型,以提高企業行銷能力。以下謹嘗試舉例說明應用方法,以顧客i,對商品A的消費為例:   

商品A銷售qi=gi(A商品t1、A商品t2、A商品t3、----- A商品tn),i=1--k

文章標籤

l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oogle利用大數據,協助美國疾病管制局預測疫情

麥爾荀伯格在「BIG DATA」一書,提到Google幫助美國疾管局自2009年成功預測流感的例子。Google工程師利用民眾上網搜尋有關流感資料,挑出前5千萬個字眼,再與2003至2008年美國疾管局流感資料比對,從字眼搜尋的頻率與當時流感傳播的時間、區域等,找出之間相關性。他們試了4.5億種模型,以不同的搜尋字眼組合,最後找出一組45個搜尋字眼,建立最適模型。並利用2007年與2008年資料進行實證預測,預測結果與官方發布的流行資料十分吻合,有高度相關性。所以在2009年,新型流感病毒H1N1,在短短幾星期內迅速蔓延,當時傳言可能爆發如1918年西班牙流感,最後奪走數千萬人的性命。當時就是利用Google系統,提供最即時流感資訊,先一步防止疫情擴散。

傳統預測模型建構方法

一般傳統統計模型為:流感流行=f(代表各種可能原因的解釋變數),但是模型f,是要靠過去經驗設定,譬如那些原因導致是流感發生,只要因果之間關係建立,就可以從各種原因當中,成功預測流感是否正在流行。模型完成之前的實證過程,會不斷的修改因變數,或調整模型架構,直到找出解釋力最高的模型。

無須先驗假設的大數據預測模型應用

可是如果過去並無類似經驗,就無法用傳統方式找出合理的預測模型,所以也無法進行預測。大數據預測模式與傳統預測不同之處,在於無須利用過去的經驗法則,預先人為建構模型的因果關係。只需要將大數據中,無論有關或無關的變數,通通視為解釋變數,用強大的電腦運算能力,以一定的模式重複篩選因變數,直到找出滿意的解釋因子為止。所以因果關係模型,不是用經驗建立,而是用篩選方式建構。此舉,有利於幫助人們,建立對於新事物的認知,不必再像過去,花長時間的人力與物力去摸索,才能找到適合的預測模型。


文章標籤

l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